40年,我与「时间」同行!
Hi威海客户端  2021.11.21 11:03  阅读次数:22670
  一晃眼的功夫,40年光阴就这样过来了。
 
  65岁的吴林海也从“小吴”变成了“老吴”,唯一没变的,是他对中华盆景文化艺术的痴迷。
 
  如今,他在威海经营着一个盆景文化艺术园,收藏着他几十年精心培育的“宝贝”。


 
  “时间是最好的‘师傅’。”吴林海说。
 
  中华盆景文化艺术是一门人文艺术,包罗万象,讲究自然的利用和诗情画意,主张缩龙成寸和以景抒怀,许多陈设造景需要长达数年乃至数十年才能功成,是名副其实的“时间艺术”。
 
  万物有灵
  桃树也会“睡懒觉”
 
  在中国,每一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的“领路人”,吴林海的“领路人”是他的奶奶。
 
 
  吴林海的童年,是在奶奶家度过的。记忆里,喜欢花木的奶奶在自家小院里培植了很多花卉,甚至还栽种了一株桃树。
 
  那一年,冬寒未退,春风迟到,到了花期的桃树丝毫“不见动静”。吴林海以为桃树“死”了,奶奶却用指甲划了下枝条,说:“没死,树在睡懒觉呢。”
 
  于是,奶奶绕着桃树用锄头挖了一个圈,烧了锅热水浇了下去,水渗下去后,又将土填平。神奇的是,没几天桃树就萌芽了,恢复了正常生长。
 
  “儿时搞不懂,现在回想起来,这应该是典型的植物冻眠。”吴林海说,然而当时自己并不知道这些,四五岁的孩子单纯地想,树是有灵性的,也会睡懒觉,需要人的照顾与呵护。
 
 
  受奶奶的影响,吴林海对花木产生了兴趣。随着兴趣的加深,这份兴趣成为了喜好和热爱。
 
  1979年,在北京期间,吴林海在北海公园有幸观看了盆景展览,喜欢花木的他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中华盆景文化艺术。
 
 
  “中央电视台当时报道的题目叫《盆中画》。”吴林海说,当时让他印象最深刻的盆景名为“潇湘流水”:翠竹、山石、陶俑有序放置在浅盆中,高低相和,配以流水,与翠竹和山石遥相呼应,风起时,竹叶微动,就像是一幅“活”了的山水写意画。
 
  从那时候起,盆景在吴林海心中就有了一定的位置。

  ◎《盆景》
 
  一次在逛王府井大街的新华书店时,吴林海找到了一本由徐晓白、张人龙、赵庆泉合著的盆景专著《盆景》,翻了翻后,如获至宝,随即买下。回家后,吴林海得闲就研读这本书,这使他对传统的盆景艺术有了系统的认识。
 
  “盆景,就是立体的画!”吴林海从未如此坚定地想要亲手“画”出这样一幅“画”来。
 
  牛刀小试
  郊区建起“秘密基地”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
 
 
  1981年回邯郸后,吴林海就开始学着做起了树。他得闲就去登太行山,一是去观摩自然,二是去选能往景中布局的配石、小草及苔藓。就这样,他“有模有样”地开启了业余盆景制作。
 
  那时候,由于条件限制,买不到盆景盆,他就开始研究制作水泥盆;没有趁手树材,他就去深山“淘宝”;没有盆景配件,就用萤石刻和粘泥塑……由于专业相通,善于钻研的吴林海很快从一位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

  ◎吴林海现在的盆景园
 
  当时他还住着平房,为了解决盆景的空间问题,他不得不将平房的天台留出来专门放置盆景。没几年,家里小院就被摆满了。
 
  随着时间推移,小院不够用了,吴林海果断到郊区租了2亩农田,燕子衔泥似地将家中的盆景逐件搬到了市郊,建起了简洁的小盆景园。
 
  地方宽阔了,吴林海就开始扦插、繁殖、造型,着手培植盆景素材。如今跟随吴林海几十年的盆景树木,大多都是那个时候繁育的。
 
 
  “看着它们随着自己的意愿长大,心里充满了喜悦。”吴林海说。
 
  盆景选材注重细叶小枝,这样搭配起伏才会和谐。有的松树甚至需要从一截松针开始养起,是件顶费功夫的活计。甚至,直到一株树木或山石入盆后,都不能算真正的完成。
 
 
  盆景需要时时修剪、岁岁定型,从而让每一株花木都能以自然姿态生长,最终达到景致与意气相融合的境界。
 
  看到的是盆景
  得到的是诗情画意
 
  “中华盆景文化源于自然,高于自然。”
 
  吴林海说,纵观中国古代盆景史,盆景此类“清供雅玩”都是读书人的情感涌动,呈现的是文人墨客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需要反映客观存在的事物,而不是非客观的抽象意识。

  ◎吴林海以悬崖为灵感创作的作品:飞越
 
  “古人云:破万卷书,行千里路。如果可以,要把所见所感记在心头,化作胸中意气,只有这样才能将枯木和顽石点化成山河胜景。”吴林海说。
 
  几乎一有假期,他便带着家人往江南跑,十几年下来几乎跑遍了东南诸省的名山大川,参观了不少特色园林和盆景园。

  ◎吴林海以成山头为灵感创作的作品:静静的海湾
 
  邯郸虽然是吴林海的故乡,但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不适合盆景培植,他开始有意识地考察不同城市。多次下江南的经历让吴林海首先想到杭州,然而几次小住,让他发现南方“夏天湿热,冬天湿冷”的气候并不适合在北方长大的自己。
 
  最终,吴林海将目光锁定在与邯郸几乎同纬度的威海。
 
  2000年前后,吴林海开始到威海旅游,每个季节都在威海住上一段时间。随着对威海越来越了解,吴林海慢慢喜欢上了这座海滨小城。

  ◎吴林海以“海”为题材创作的作品:海滨之韵
 
  “山海相依,就像一幅山水画。”吴林海说,在威海旅居的日子里,他没事便独自一人跑到海边,观察日出沧海和潮起潮落,看惊涛拍岸和云卷云舒。
 
  如果把海的元素融入到自己的水旱盆景中,会有怎样的效果?
 
  观海听涛给了吴林海全新的创作灵感,他也下定决心,在威海驻足,带着自己藏了几十年的“宝贝”一同迁居到威海。
 
  三易其地
  克服困难筑造“大观园”
 
  2008年,吴林海初到威海便“满世界”乱跑,希冀着找到志同道合的盆景艺术爱好者。误打误撞下,他将盆景园落在了羊亭镇一个4亩大的园子里。后又两易其地,将园子建在里口山风景区。

  ◎改造后的里口山盆景园
 
  里口山盆景园原是一片8亩多的枣树林,当时,熟悉树性的吴林海隐约觉得枣树林对土壤需求低,这片土地的地力可能不会太肥。而让吴林海没想到的是,这里的地下曾是一处古河道,土质多沙,而且藏着大块的卵石。
 
  面对种种困难,吴林海没有退却。

  ◎吴林海专门配置的驱虫药
 
  他找来铲车一点一点地清理枣树,仅清理枣树他就用了3年时间;
 
  为改善园区土壤,他跑遍了大半个威海购置土方,光是沙子就买了24卡车;
 
  沙质土壤不适宜配置盆景,他就在地上栽培,用锡纸将花盆一个个包裹起来,解决土壤透气和水分蒸发难以平衡的难题;
 
  山里蚊虫多,不利于树苗成材,吴林海专门配了一副驱虫药,用小瓶子盛放好挂在盆景素材的枝干上……
 
 
  就这样,吴林海凭借自己的学识和多年阅历,一点点克服了多方难题,终于建起了这座盆景“大观园”。
 
  文化的根
  千年技艺薪火相传
 
  中华盆景兴起于隋唐时期,距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

  ◎《托盆景仕女图》后部
 
  盆景,最早记录在唐代章怀太子墓中的壁画上,侍女手中的盆景着色沉稳,形态悠然,即便过去千年,丝毫不掩曾经的繁华之气。
 
 
  “中华盆景文化艺术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集文学、美学、园林于一体,是门综合性很强的文化艺术。”吴林海说,“盆景,讲究的是自然的意蕴,诗情画意,这与日本盆景不同。”
 
  中华盆景讲究取法自然,是艺术从实到虚的一个过程,也是对实景的情感表达和意境升华;日本盆景则以意境为先,是从虚到实的造物,是艺术上的非客观表达。”

  ◎树木盆景
  ◎附石盆景
  ◎水旱盆景
 
  无论流派,盆景艺术的表现手法都是相通的。在盆景创作上,吴林海可以说是“多面手”,山水盆景、附石盆景,水旱盆景……样样都能做下来。
 
  用他的话说,盆景是“活着”的画。通过山石、树石、水旱的协调搭配,在陈设上坚持“画留三分白,生气随之发”的原则,才能达到“聚景于盆”的效果,实现 “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河万里”的美感。
 
 
  在威海定居的这段日子里,威海美如画的千里海岸线,让他有了新的灵感。无论是金沙碧海、浪打礁石,还是绿水青山、林海松涛,都是山水大写意的绝佳取景地。
 
  为此,他开始以“海”为题材创作,先后构思创作出“观海听涛”“海滨之韵”等写海作品,将滨海风光浓缩于浅盆之中。

  ◎吴林海以“海”为题材创作的作品:观海听涛
 
  在创作“观海听涛”时,吴林海用“白玉盘”做底,按照“一二三五七九”法则陈设礁石,渐次形成“海”,与“陆”上的山峰古松相互呼应,尤其伸向“海”的松枝要呈现出“听涛”的姿态。
 
  为了让盆景在威海得到更好的发展,2018年,在吴林海的倡导和组织下,成立了威海市盆景艺术协会,吴林海当选第一届会长。这为当地盆景爱好者提供了学习和展示的平台。
 
  这些年,吴林海也从未间断盆景艺术的教学工作,除了应邀授课,他还教授周边居民培育盆景技艺。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到盆景的创作中来。
 
 
  “我有一隅,可写江山、画五岳、听沧海、造洞天。”吴林海说。
 
  这些年来,许多志同道合的人能够聚在一起,研究艺术,借景抒情,这本就是中华盆景文化艺术在跨越千年时光后,老树发出的新芽,尤其是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加入,让这个曾经的“古董行当”成为时下的新潮玩意,这在任何一位盆景爱好者的眼中,都是难能可贵的事情。
 
 
  文以载道,薪火相传!无论何门艺术,最重要的就是——传承。
 
  如今,65岁的吴林海最开怀的事儿,莫过于儿子接过了自己手中的“花剪”,跟随自己学习了15年。此外,吴林海已经收了6个徒弟,业余时间都在跟随吴林海学习盆景文化理论和制作。
 
  在他看来,耐得住枯燥和寂寞,让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实在是一件幸事,这比什么都重要!(Hi威海客户端记者 王岚 毕程霖 鞠磊 周宗玥/文 刘彬/图)
值班总编:王    岚
复审:孙美玲
编辑:岳    潇
  编辑:Hi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