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威海客户端讯 11月5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邢奎,市音乐家协会主席于钦锋介绍山东省“齐鲁风情”青年歌手演唱大赛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认真安排比赛流程
新闻发布会在新闻大厦11楼融媒体演播厅举行
为进一步推动我省声乐表演艺术的交流发展,在第十七届山东国际大众艺术季期间,山东省文联定于2024年11月15日至18日在威海举办“祖国颂·第十三届山东省齐鲁风情青年歌手(美声组、民族组)演唱大赛”。作为我省影响力最大、最具专业性的声乐赛事,山东省“齐鲁风情”青年歌手演唱大赛迄今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二届,为提升山东省声乐表演水平、推出优秀乐坛新人、促进音乐事业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助推作用。
大赛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进行。初赛阶段由各市文联,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3所驻济高校,山东歌舞剧院自行组织选拔。复赛、决赛在威海举办。本次青年歌手大赛有来自全省90余名选手参赛,其中民族组和美声组参赛人数各40余名选手。
本次大赛不收取报名费,选手不分专业组、业余组。复赛选手年龄段均在18周岁—40周岁。比赛时间从2024年11月15日至18日,在威海市群众艺术馆(威海市青岛北路150号)举行,历时4天,进行美声、民族两种唱法的复赛。
相关链接
此次青歌赛在参赛曲目、比赛流程、赛事筹备以及赛事保障方面有哪些举措?
精准选定参赛曲目
1.复赛任选一首歌曲,美声组、民族组一律采取现场钢琴伴奏。曲目净时长不超过6分钟。
2.决赛自选歌曲2首,美声组、民族组一律采取现场钢琴伴奏。美声组两首曲目净时长不超过12分钟,民族组两首曲目净时长不超过10分钟。
3.决赛美声组必选一首中国作品作为演唱曲目;为推动山东民歌传承发展,决赛民族组从淄博、蒙阴、惠民、成武、德州、陵县、济宁、苍山、聊城、武城等15个地市民歌中选一首作为必唱曲目。
认真安排比赛流程
11月15日进行民族组复赛,11月16日进行美声组复赛;11月17日进行民族组和美声组决赛;11月18日晚举行颁奖晚会。美声组、民族组每个组别设立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8个;为荣获一、二等奖的选手设立优秀钢琴伴奏奖;设立优秀活动组织奖。
精致做好赛事筹备
搞好联络协调。成立专门的筹备委员会,负责整个大赛的组织、管理和执行工作。积极与山东省文联等业务主管单位和部门进行沟通,确保赛事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做好设施支持。积极协调赛事场地的选择,在音响设备、舞台设计、观众席安排等方面提供良好的设施支持,确保场地和设施符合比赛要求。
做好设施支持。积极协调赛事场地的选择,在音响设备、舞台设计、观众席安排等方面提供良好的设施支持,确保场地和设施符合比赛要求。
抓好以赛促训。组织威海青年歌手参赛,并为其提供赛前培训和指导,提升他们的表演水平。积极与省内各参赛单位和参赛选手保持密切沟通和联系,征求意见建议,努力营造良好的比赛环境。
精心做好赛事保障
做好媒体宣传。将与大众日报、山东广播电视台、威海融媒体中心等媒体合作,宣传赛事信息,借助大赛提升威海的文化形象,推动齐鲁文化的传播和推广。
做好服务保障。积极协调市内相关宾馆、酒店,科学合理安排参赛选手和评委的食宿、交通等后勤服务,做到科学化统筹、精细化服务。
做好文化推广。比赛期间,将组织参赛选手游览威海市精致城市的建设成果,丰富大赛的内容,提升赛事的文化内涵,推动威海区域文化与齐鲁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省内许多地市都在努力争取第十三届山东省“齐鲁风情”青年歌手演唱大赛的举办权,威海能够承办本次青歌赛的优势和条件有哪些?
我市承办此次大赛具备良好的承办优势和基础条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区域艺术水平较高。定期举办威海市青年歌手大赛,积极参与“2024 中国音乐小金钟—首届全国声乐展演威海市选拔赛”等全国性和省级性的声乐比赛选拔活动,众多优秀歌手脱颖而出,先后在中国音乐金钟奖、齐鲁风情山东省青年歌手大赛、环渤海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山东省高校音乐舞蹈基本功大赛等重要赛事中多次斩获大奖,更有歌手入选文旅部第十四届全国声乐展演,获得优秀声乐人才奖。
以文促旅效果显著。立足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注重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不断加大在声乐艺术方面的投入,以声乐艺术的普及和提升为大赛提供浓厚的文化氛围。威海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大赛期间,参赛者和观众不仅可以享受比赛,还能亲身感受到威海的山海之美和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增加赛事吸引力。
文艺活动办赛经验丰富。我市曾多次成功举办省级和市级文化艺术赛事,具有较成熟的赛事策划、场地管理、后勤保障等组织能力和赛事组织经验;宣传体系完善,报纸、电视、广播、新媒体等多元化宣传可为大赛进行全方位报道,有利于扩大赛事的影响力。
市文联如何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团结凝聚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进行文艺志愿服务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有哪些?
威海市文联现有主管文艺社会组织39家,共有会员5851名,其中国家级会员422名,省级会员1722名。今年8月份以来,市文联充分发挥文艺家协会党委党建引领作用,按照“战略性合作、项目化运作、菜单式服务、签约式激励”的工作思路,积极打造“艺海·红帆领航”服务新品牌,探索创新文艺志愿服务发展新模式:
精美设计。严格按标准要求,层层推荐,选拔一批优秀文艺工作者和优秀文艺项目并编印成册,服务基层社区文艺建设。
精心建设。在栖霞街等文化载体功能较强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设立“文艺角”,用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助力文化产业发展。
精准服务。扎实开展文艺志愿服务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军营、进企业、进机关等“六进”活动,繁荣和活跃基层文化生活。
精细管理。着力打造“社区点单、协会出单、文联派单、艺术家接单、群众评单”的五单运行机制,全方位提高文艺志愿服务的质效和水平。
在积极探索文艺志愿服务怎么做、做什么、做多久的基础上,市文联还积极探索解决文艺志愿服务“在哪做”的问题。今年9月份,市文联成立威海市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中心,积极践行“从服务入手、在服务中管理、在管理中规范、在规范中创新”的工作理念,强化核心为“文”,突出关健在“联”,统筹各文艺协会资源,搭建文艺与社会合作桥梁,团结带领广大文艺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各展所长,踔厉奋发,唱响时代主旋律,努力营造共建共促共进的文艺新格局,全面助推文艺事业繁荣大发展,努力为建设“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做出文联贡献。(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刘佳琳/文 毕钰晶/图)
总编辑:殷洪军
值班总编:张军涛
复审:颜燕军
编辑:刘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