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不分大小,他们是无影灯下的无名英雄!
Hi威海客户端  2019.10.22 15:02  阅读次数:26661
  “鲜花不属于你,赞美和荣耀都不属于你,可你让我感受安全,就像绿叶随风摇曳,抚慰着我的镇定与安宁……”一首《麻醉医师之歌》,唱出了麻醉科医生的不易,也让人们对麻醉医师这一职业有了深入的认识。而于松杨就是这麻醉医师中的一员。
 
  岗位不分大小,甘当无名英雄
 
  1985年7月,于松杨从滨州医学院毕业,开始了自己医生生涯。因表现优异,次年10月就被正式调到威海市立医院麻醉科成为一名专职麻醉医生。
  “当时,领导跟征求我意见时提醒到,麻醉医师基本没有发光出彩的机会,充其量就是个‘无名英雄’。” 三十多年后,于松杨回首这段经历时语气淡然。
 
  在他看来,无论是从事麻醉工作还是临床外科,其本质都是治病救人。“当时我们人手少,经常需要值夜班,并且一值就是一个星期,非常辛苦,有同事戏言,干这种工作谈对象都困难。”于松杨说,“如今,随着医院条件的不断改善,我们已实现了麻醉设备智能化、麻醉用药数字化,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更保障了病人手术中的生命体征的平稳以及手术安全。”
  不过,即使麻醉设施与技术手段再发达,最终也离不开人的操作。每天早上7点左右,当别的同事还在路上,于松杨就已经踏进了办公室,于松杨说,由于目前医院每个工作日的手术量都在100台左右,早一点进入工作状态,能为后续其他工作赢得更多主动。
 
  以身作则,带领团队发光发热
 
  说到麻醉医师,很多人认为,不外乎就是“打一针、睡一觉”。对此,于松杨解释,麻醉远非如此简单,特别是对幼儿、老年人以及脑心胸外科手术而言,麻醉医师为保证手术顺利实施所承担的责任与风险就更大。而一些突发性急诊手术的开展,更需要麻醉医师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和丰富的处置经验。
  2014年7月,刚下手术台正准备吃饭的于松杨突然接到电话,手术室来了危重病人,需他亲自出马。他二话没说立即返回手术室——一名产妇遭遇车祸,造成胎死宫内,多发性复合性外伤,生命垂危。这是一场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和生命的赛跑。快速输液、输血、止血、抢救,耗费近10个小时,最终患者脱离危险。
  在过去的30多年中,于松杨利用外出进修等机会,虚心向业内专家请教,在省内较早地开展靶控给药,实现科内仪器统一品牌、统一质控,有效降低了麻醉风险。2008年,他发起成立威海市麻醉质控中心,为全市麻醉行业标准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作为麻醉科主任,于松杨兼任滨州医学院硕士生导师、山东省医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麻醉质控委员会委员等多种职务,先后在国内期刊发表了论文20余篇,获威海市科技进步奖,其中三项获二等奖、两项获三等奖,每年组织烟威地区麻醉研讨会,聘请国内著名麻醉专家进行讲座研讨,以促进半岛地区麻醉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于松杨表示,下一步,他们除了要努力将麻醉科打造成省级重点学科,还要向国内最好的麻醉科靠拢,同时完善多院区麻醉一体化管理,注重亚专科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努力将麻醉科作为转化医学的尝试学科,把科研转化为生产力。
 
  接轨国际,力保服务质量
 
  提到“做胃镜”三个字,很多患者就会退避三舍,时间长、痛苦多,往往还有恶心、呕吐、腹痛等副作用。如今,在于松杨和其团队的协助下,市立医院开展了无痛肠胃镜,深受广大患者好评。
  据了解,威海市立医院麻醉科十多年来已经给数万名患者实施了无痛胃镜麻醉手术,从根本意义上实现了舒适化医疗。“舒适化医疗追求心理和生理的双重舒适,是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于松杨说。
 
  如今,麻醉科作为威海市立医院一级临床科室和市级重点学科,技术力量雄厚,业务水平基本已与国际接轨,基本实现麻醉设备智能化、麻醉操作可视化、麻醉用药数字化。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多院区一体化的整合工作,提高科室全体人员的业务水平及服务质量,使威海市立医院麻醉科成为半岛地区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整体实力最强的专业临床诊疗中心。”于松杨信心十足地说。(通讯员 周娜)
  编辑:刘晓佳